1、第一章 地球运动与海陆分布——第一节 地球的自转和公转
2、第一章 地球运动与海陆分布——第二节 海陆分布
3、第一章 地球运动与海陆分布——第三节 海陆变迁
4、第二章 世界气候——第一节 世界的气温和降水
5、第二章 世界气候——第二节 世界的气候类型
6、第二章 世界气候——第三节 气候与人类活动
7、第三章 居民与聚落——第一节 人种和人口
8、第三章 居民与聚落——第二节 语言和宗教
9、第三章 居民与聚落——第三节 聚落
10、第三章 居民与聚落——第四节 学习与探究—聚落发展与景观变化
11、第四章 地域发展差异——第一节 国家和地区
12、第四章 地域发展差异——第二节 国际经济合作
第一章 地球运动与海陆分布——第一节 地球的自转和公转
探索:地球上的昼夜更替是怎样产生的
1.用打开的手电筒模拟“太阳”,将地球仪放置在手电筒前方。在地球仪上找到你的家乡大致所在的位置,做一个标记。
2.拉上窗帘,让房间暗下来,观察一下地球仪的哪些部分被手电筒的灯光照亮了。
3.将地球仪按自西向东方向匀速转动一圈,注意观察你标记的位置什么时候是亮的,什么时候是暗的。思考“亮”和“暗”分别反映了地球上的什么地理现象。
4.转动地球仪,使你标记的位置分别处于“早晨”、“正午”、“黄昏”和“深夜”。
学习指南:
1.什么是地球的自转?
2.什么是地球的公转?
3.地球自转和公转产生的地理现象有什么地理意义?
阅读提示:在学习过程中,注意用事实说明地理的自转和公转,及其产生的地理现象。
地球的自转
地球绕着地轴不停地旋转,这种运动叫做地球的自转。地球自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自转一周需要一天,约24小时。由于地球是个不透明的球体,所以任何时刻地球是都有一半地区是白天,一半地区是黑夜。地球的自转产生了昼夜更替现象。
由于地球不停地自转,所以地球上经度不同的地方,时间是不同的。
阅读:怎样实现“24小时不间断”工作
中国某汽车公司分别在中国、意大利、英国、美国和日本建立了五个研究开发基地,这样除了可以吸收国外汽车制造的先进技术和设计思想外。还可以利用各地时间的时差,实现24小时连续设计研发,而且工程师都仅在白天工作。例如:下午5点,中国的研发基地的工程师下班时,可以把有关设计方案通过网络发到英国的研发基地,而此时英国是上午,英国工程师可以继续设计;英国工程师下午5点下班时,美国西部是上午,那里的工程师可以继续工作,到他们下午下班时,又可以把方案通过网络传回中国研发基地。
24小时不间断地进行全国协调设计研发,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
地球的公转
地球按一定轨道围绕太阳运动,这种运动叫做地球的公转。
地球公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公转一周为一年。由于地轴始终朝一个方向倾斜,随着地球的公转,世界各地在一年中的不同时间,接受阳光照射的情况不同,从而形成了春、夏、秋、冬四个季节。南半球的季节与北半球正好相反。
阅读:太阳直射点的南北移动
地球在公转时,太阳直射点在地球表面有规律地南北移动。每年6月22日前后太阳直射点到达北回归线(23.5°N),然后向南移动;9月23日前后太阳直射点移到赤道,12月22日前后到达南回归线(23.5°S),然后向北移动;次年3月21日前后太阳直射点移回赤道,到6月22日前后太阳又直射北回归线。
广西桂平北回归线标志:广西桂平北回归线标志顶部有一个直径6米、象征地球的大球体,球体中央有一个直径16厘米的窥阳孔。每年夏至日当地正午时,太阳光经此孔直射在正下方“广西壮族自治区地图”中的桂平位置上。
地球的自转和公转还造成昼夜长短的变化。当太阳直射北半球时,北半球各纬度昼长夜短;纬度越高,昼越长,夜越短。当太阳直射南半球时,北半球各纬度昼短夜长;纬度越高,昼越短,夜越长。南半球的情况与北半球相反。太阳直射赤道时,全球各地昼夜等长。世界上一些国家和地区为了充分利用日光,节约照明电力,在夏季实行夏令时制。
(夏令时制是一种为节约能源而人为规定地方时间的制度,一般指在夏季将时钟拨快一个小时的做法。)
观察:
1.在天气晴朗的清晨、正午和黄昏测量(如果没有工具,也可以步测)校园内旗杆的影长并做好记录,分析它的影长是怎样随着时间变化的。你知道发生这种变化的原因吗?
2.连续一个月记录旗杆正午的影子长度,看看有什么变化。请你根据学到的地球公转知识来解释这些变化。
极昼和极夜现象:在极圈内会出现极昼、极夜现象。北半球夏至时,北极圈(66.5°N)以北的地区都会出现极昼现象(一天24小时都是白天);此时,南极圈(66.5°S)以南的地区都会出现极夜现象(一天24小时都是黑夜)。北半球冬至时,情况正好相反。
实验:简单演示地球的公转
1.准备材料:一个橙子、一根竹签(或尖头筷子、削尖的铅笔等)、摘掉灯罩的台灯、记号笔。
2.用橙子代表“地球”,把竹签穿过橙子的中心,代表“地轴”。在橙子上画出赤道和你家乡大致所在的纬度位置。
3.拉上窗帘,使室内变暗后,打开台灯,代表“太阳”,在台灯的一侧举起橙子,让竹签倾斜出一个小角度,代表倾斜的地球。
4.保持“地球”的“地轴”倾斜方向不变,使“地球”围绕“太阳”自西向东沿近圆形的轨道移动,同时自西向东转动“地球”,演示地球公转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