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一课——鸦片战争
2、第二课——第二次鸦片战争
3、第三课——太平天国运动
4、第四课——洋务运动
5、第五课——甲午中日战争与“瓜分”中国狂潮
6、第六课——戊戌变法
7、第七课——抗击八国联军
8、第八课——革命先行者孙中山
9、第九课——辛亥革命
10、第十课——中华民国的创建
11、第十一课——北洋政府的黑暗统治
12、第十二课——新文化运动
13、第十三课——五四运动
14、第十四课——中国共产党诞生
15、第十五课——北伐战争
16、第十六课——毛泽东开辟井冈山道路
17、第十七课——中国工农红军长征
18、第十八课——九一八事变与西安事变
19、第十九课——七七事变与全民族抗战
20、第二十课——正面战场的抗战
21、第二十一课——敌后战场的抗战
22、第二十二课——抗日战争的胜利
23、第二十三课——内战爆发
24、第二十四课——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
25、第二十五课——经济和社会生活的变化
26、第二十六课——教育文化事业的发展
27、第二十七课——活动课:考察近代历史遗迹
第一课——鸦片战争
鸦片走私与林则徐禁烟
鸦片战争爆发前,清朝统治下的中国危机四伏。西方已经进入资本主义时代,英国成为头号工业强国,并不断向外进行殖民主义扩张,掠夺殖民地。英国为了开辟海外市场,向中国运来呢绒、布匹,但遭到中国男耕女织式的自然经济的排斥,严重滞销。而中国向英国输出的茶叶、生丝等,销路旺盛。在正当贸易中,中国处于明显的出超地位。为了改变这种不利局面,英国向中国大量走私鸦片。从18世纪末到鸦片战争前夕,走私到中国的鸦片达40多万箱,从中国掠走3亿至4亿银元。
鸦片泛滥给中华民族带来深重灾难。白银大量外流直接威胁到清政府的财政;许多官员、士兵吸食鸦片,不但严重摧残了他们的体质,更导致政治腐败和军队战斗力削弱。这些都引起统治阶级中一些有识之士的重视。1838年底,道光帝派力主禁烟的林则徐为钦差大臣,前往广东查禁鸦片。
人物扫描:林则徐,福建侯官人。为官正直清廉。在江苏按察使任内,决冤狱,抑豪强,被百姓称为“林青天”。任湖广总督期间,在汉口、长沙等地捉拿烟贩,收缴烟土、烟枪,设禁烟局,配制成烟药丸,勒令吸食者限期戒烟,取得明显成效。同时,还在给道光帝的上书中指出:如果听任鸦片流毒,“是使数十年后,中原几无可以御敌之兵,且无可以充饷之银”。
林则徐到广州后,派人明察暗访,缉拿烟贩。英、美等国商贩被迫陆续缴出鸦片110多万千克。在林则徐的主持下,1839年6月3日至25日,收缴的鸦片在虎门海滩被当众销毁。虎门销烟是中国人民禁烟斗争的伟大胜利,显示了中华民族反抗外来侵略的坚强意志。
相关史事:虎门销烟的办法是林则徐经过多次试验后发明的。在海滩高处挖两个15丈见方的池子,灌上水,然后将鸦片投入池中。浸泡半日后,将生石灰抛入,顷刻池水便沸腾起来。工作人员用铁锄、木耙来回翻搅,直到把烟土化尽。退潮时开启涵洞,销毁的鸦片随海浪被送进大海。一位美国传教士应邀参观销烟过程后写道:“我们已反复检查了销毁烟土过程的每一个部分。他们在整个工作中进行的细心和忠实的程度,远远超出我们的预料。......我对在沟里销毁烟土的检查,感到非常满意。”
英国发动侵略战争
中国禁烟的消息传到伦敦,英国政府公然支持罪恶的毒品走私,发动侵华战争。1840年6月,鸦片战争爆发。英军封锁珠江口后,北上攻陷浙江定海,随后直趋天津,威胁清朝政府。道光帝惊慌失措,以“办理不善”为名,将林则徐革职查办,改派琦善为钦差大臣,前往广东和英军谈判。
在双方谈判过程中,英军于1841年初强占香港岛。消息传到北京,道光帝下诏对英作战。英军进攻虎门炮台,广东水师提督关天培等战死。接着,英军又占领广州城北的四方炮台。
相关史事:1841年5月30日清晨,广州三元里及各乡数千乡民手持武器包围英军盘踞的四方炮台。英军司令率部出击,群众按计划将敌人诱至牛栏冈后,埋伏在周围的七八千群众冲出来,将英军团团围住。这时,天气突然变化,风雷交加,大雨倾盆而下。英军的火药被淋湿,火枪无法使用,只得端志刺刀,排成方群,作困兽之斗。广大群众手持刀矛,勇猛冲杀,直杀得侵略者连滚带爬,向四方炮台逃命。
1841年秋,英军再次北上,先后攻占厦门、定海、宁波。1842年,英军进犯长江门户吴淞。年近七旬的老将江南提督陈化成率众抵抗,在身负重伤的情况下仍挥旗督战,力竭牺牲。英军溯江而上,攻占镇江。8月初,英军到达南京下关江面。清朝政府向侵略者屈服。
鸦片战争中,尽管广大人民和部分爱国官兵英勇抵抗,但是清朝大多数统治者昏庸愚昧,对内敌视人民,对外妥协投降,再加上经济落后,旧式的刀、矛、弓箭、抬枪等武器抵挡不住英军新式的步枪和大炮,战争终以清朝的失败结束。
《南京条约》的签订
1842年8月,清政府被迫与英国签订了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中英《南京条约》。
《南京条约》的主要内容有:开放广州、福州、厦门、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割香港岛给英国;赔款2100万银元;英商进出口货物应纳税款,必须经过双方协议。
1843年,英国又强迫清政府签订《虎门条约》,从中获得了领事裁判权、片面最惠国待遇和在通商口岸租地建房的权利。
1844年,清政府被迫与美国、法国分别签订了中美《望厦条约》和中法《黄埔条约》。通过条约,美国、法国除享受英国在华取得的各种特权外,还扩大了侵略权益。
鸦片战争改变了中国历史发展的进程。中国不再享有完整独立的主权,中国社会的自然经济遭到破坏,开始从封建社会变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鸦片战争成为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知识拓展:“东方威尼斯”
自清初以来,浙江舟山岛因近长江入海口,地处中国东部海岸线的中间而受到一些西方人的重视。一位英国人在考察舟山岛上的定海县(今定海区)后就认为,定海与欧洲的威尼斯非常相似,只不过是较小一点。所以,英国人早就试图在浙江舟山建立据点,借以打开长江流域的商品市场。从18世纪50年代起,东印度公司多次派船北上,失败后英国政府又多次派使团来华交涉,都没成功。第一次鸦片战争期间,英军曾两次占领舟山,建立军事据点,进行殖民统治。《南京条约》签订后,部分英国人甚至仍试图以香港岛换舟山。后来,英军虽然撒出舟山,但仍将舟山等岛置于其“保护”之下。后来德国人、法国人都曾经想占据该岛,均因英国人的“保护”而作罢。舟山从此成为英国在长江流域谋取利益的重要据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