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历史

背文列表

  • 1、第一单元 史前时期: 原始社会与中华文明的起源——第 1 课 远古时期的人类活动

  • 2、第一单元 史前时期: 原始社会与中华文明的起源——第 2 课 原始农业与史前社会

  • 3、第一单元 史前时期: 原始社会与中华文明的起源——第 3 课 中华文明的起源

  • 4、第二单元 夏商周时期: 奴隶制王朝的更替和 向封建社会的过渡——第 4 课 夏商西周王朝的更替

  • 5、第二单元 夏商周时期: 奴隶制王朝的更替和 向封建社会的过渡——第 5 课 动荡变化中的春秋时期

  • 6、第二单元 夏商周时期: 奴隶制王朝的更替和 向封建社会的过渡——第 6 课 战国时期的社会变革

  • 7、第二单元 夏商周时期: 奴隶制王朝的更替和 向封建社会的过渡——第 7 课 百家争鸣

  • 8、第二单元 夏商周时期: 奴隶制王朝的更替和 向封建社会的过渡——第 8 课 夏商周时期的科技与文化

  • 9、第三单元 秦汉时期: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和巩固——第 9 课 秦统一中国

  • 10、第三单元 秦汉时期: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和巩固——第 10 课 秦末农民大起义

  • 11、第三单元 秦汉时期: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和巩固——第 11 课 西汉建立和“文景之治”

  • 12、第三单元 秦汉时期: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和巩固——第 12 课 大一统王朝的巩固

  • 13、第三单元 秦汉时期: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和巩固——第 13 课 东汉的兴衰

  • 14、第三单元 秦汉时期: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和巩固——第 14 课 丝绸之路的开通与经营西域

  • 15、第三单元 秦汉时期: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和巩固——第 15 课 秦汉时期的科技与文化

  • 16、第四单元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第 16 课 三国鼎立

  • 17、第四单元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第 17 课 西晋的短暂统一和北方各族的内迁

  • 18、第四单元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第 18 课 东晋南朝政治和江南地区开发

  • 19、第四单元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第 19 课 北朝政治和北方民族大交融

  • 20、第四单元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第 20 课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 科技与文化

  • 21、第四单元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第 21 课 活动课 从考古发现看中华文明的起源

第一单元 史前时期: 原始社会与中华文明的起源——第 1 课 远古时期的人类活动

我国境内的古人类
我国是世界上发现古人类化石 ① 和旧石器时代 ② 遗址最多的国家之一,这些古人类遗址遍布全国各地。我国学者在云南元谋发掘出古人类的两颗门齿化石,以及一些粗糙的石器。元谋人是我国境内目前已知最早的古人类之一,距今约 170 万年。蓝田人发现于陕西蓝田,考古学家发掘出的一个完整头骨化石,距今约 160 万年。郧县人发现于湖北郧阳③ ,目前考古学家发掘出的 3 个头骨化石,距今约 100 万年。通过对元谋人、蓝田人、郧县人遗址的研究可以看出,他们已经能够制作和使用工具。
北京人
北京人遗址位于北京周口店龙骨山上,遗址堆积层厚 40 多米。这处遗址最先于 1921 年发现,后来古人类学家根据在遗址中发现的 3 颗牙齿化石,将活动在这里的古人类命名为“北京直立人”或“北京人”。1929 年,我国学者裴文中发现第一个北京人头盖骨化石,同年又发现用火遗迹。此后,北京人遗址又相继发掘出 5 个头盖骨化石,共出土 40 多个个体的直立人化石,以及大量的动物化石和约 10 万件打制石器。这些化石和石器的发现,为复原北京人的体质特征和生活状况提供了重要证据。经测定,北京人生活在距今约 70 万—20 万年。
北京人的头骨,前额低平,眉骨粗大,颧骨突出,鼻骨扁平,吻部前伸, 脑 容量比现代人小 ① 。他们身高平均为 157 厘米,上肢与现代人相似,下肢较上肢略长,能够直立行走。
当时北京人生活的地区有大片森林和水域,气候温暖湿润。这里水草丰美,常有梅花鹿、野马等动物出没。北京人用石块、兽骨和鹿角等制作工具。他们制作石器的技术比较成熟,能够制成不同类型的工具,如砍砸器、尖状器、刮削器等。北京人使用这些工具猎取动物,采集植物果实。他们结成群体,生活在一起,共同从事获取食物的劳动。
北京人遗址中发现有灰烬、烧石和烧骨等,这反映出北京人已经会使用火。北京人用火烧烤食物、防寒、照明、驱兽,从而改善了生存条件。学会用火是人类演化史上的里程碑。
周口店北京人遗址是迄今所知世界上内涵最丰富、材料最齐全的直立人遗址之一。包括北京人在内的我国境内直立人遗存的发现,对研究人类起源和古人类演化的历史具有重要意义。
山顶洞人
距今约 3 万年,北京人活动过的地区,又生活着一群远古人类。他们的模样和现代人相同,属于晚期智人。他们的骨骼化石是在周口店龙骨山顶部的洞穴里发现的,考古学家将他们命名为“山顶洞人”。
山顶洞人在继续使用打制石器的同时,也开始制作骨器,掌握了磨光和钻孔技术。他们可能已经知道人工取火,靠采集、狩猎为生,还会捕鱼,会缝制衣服。他们活动范围相当大,与其他的原始人群有交往。山顶洞人有爱美意识,也有埋葬死者的行为。
山顶洞人过着集体生活。他们居住在一起,使用共有的工具,共同劳动,共同分配食物,没有贫富贵贱的差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