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数学

背文列表

  • 1、第一章 有理数——1.1 正数和负数

  • 2、第一章 有理数——1.2 有理数

  • 3、第一章 有理数——1.3 有理数的加减法

  • 4、第一章 有理数——1.4 有理数的乘除法

  • 5、第一章 有理数——1.5 有理数的乘方

  • 6、第二章 整式的加减——2.1 整式

  • 7、第二章 整式的加减——2.2 整式的加减

  • 8、第三章 一元一次方程——3.1 从算式到方程

  • 9、第三章 一元一次方程——3.2 解一元一次方程(一)——合并同类型与移项

  • 10、第三章 一元一次方程——3.3 解一元一次方程(二)——去括号与去分母

  • 11、第三章 一元一次方程——3.4 实际问题与一元一次方程

  • 12、第四章 几何图形初步——4.1 几何图形

  • 13、第四章 几何图形初步——4.2 直线、射线、线段

  • 14、第四章 几何图形初步——4.3 角

  • 15、第四章 几何图形初步——4.4 课题学习——设计制作长方体形状的包装纸盒

第一章 有理数——1.1 正数和负数

在生活、生产和科研中,经常遇到数的表示和运算等问题,例如:
(1)北京冬季里某一天的气温为—3℃~3℃,“—3”的含义是什么?这一天北京的温差是多少?
(2)某年,我国花生产量比上一年增长1.8%,油莱籽产量比上一年增长—2.7%,“增长—2.7%”表示什么意思?
(3)夏新同学通过捡、卖废品,既保护了环境,又积攒了零花钱,下面是他某个月的部分收支情况。
收支情况表 ( )年( )月
日期:2日 收入(+)或支出(—):3.5 结余:8.5 注释:卖废品
日期:8日 收入(+)或支出(—):—4.5 结余:4.0 注释:买圆珠笔、铅笔芯
日期:12日 收入(+)或支出(—):—5.2 结余:—1.2 注释:买科普书,同学代付
这里,“结余—1.2”是什么意思?怎么得到的?
上面的例子涉及“3—(—3)=?”等新问题,本章我们将在小学认识负数的基础上,把数的范围扩充到有理数,并在这个范围内研究数的表示、大小比较和运算等,有了这些知识,上述问题就能顺利解决了。

数的产生和发展离不开生活和生产的需要。
由计数、排序,产生数1,2,3,...
由表示“没有”“空位”,产生数0
由分物、测量,产生分数1/2,1/3,...
本章引言中,表示温度、产量增长率、收支情况时,既要用到数3,1.8%,3.5等,还要用到数—3,—2.7%,—4.5,—1.2等,它们的实际意义分别是:零下3摄氏度,减少2.7%,支出4.5元,亏空1.2元。(你能说说3,1.8%,3.5等的实际意义吗?)
我们知道,像3,1.8%,3.5这样大于0的数叫做正数,像—3,—2.7%,—4.5,—1.2这样在正数前加上符号“—”(负)的数叫做负数。有时,为了明确表达意义,在正数前面也加上“+”(正)号,例如,+3,+2,+0.5,+1/3,...就是3,2,0.5,1/3,...。一个数前面的“+”“—”号叫做它的符号。(中国古代用算筹——表示数的工具,进行计算,红色算筹表示正数,黑色算筹表示负数。)
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例 (1)一个月内,小明体重增加2kg,小华体重减少1kg,小强体重无变化,写出他们这个月的体重增长值;
(2)某年,下列国家的商品进出口总额比上年的变化情况是:
美国减少6.4%, 德国增长1.3%,
法国减少2.4%, 英国减少3.5%,
意大利增长0.2%, 中国增长7.5%。
写出这些国家这一年商品进出口总额的增长率。
解: (1)这个月小明体重增长2kg,小华体重增长—1kg,小强体重增长0kg。
(2)六个国家这一年商品进出口总额的增长率是:
美国 —6.4%, 德国1.3%,
法国 —2.4%, 英国—3.5%,
意大利0.2%, 中国7.5%。
“负”与“正”相对。增长—1,就是减少1;增长—6.4%,是什么意思?
什么情况下增长率是0?
归纳:如果一个问题中出现相反意义的量,我们可以用正数和负数分别表示它们。
把0以外的数分为正数和负数,它们表示具有相反意义的量。随着对正数、负数意义认识的加深,正数和负数在实践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在地形图上表示某地的高度时,需要以海平面为基准(规定海平面的海拔高度为0m),通常用正数表示高于海平面的某地的海拔高度,用负数表示低于海平面的某地的海拔高度。例如,珠穆朗玛峰的海拔高度为8844.43m,吐鲁番盆地的海拔高度为—155m。记账时,通常用正数表示收入款额,用负数表示支出款额。(0是正数与负数的分界。0℃是一个确定的温度,海拔0m表示海平面的平均高度。0的意义已不仅是表示“没有”。)